2022年兩頭大個兒灰犀牛的攪局,恐怕只會加劇光伏行業的搶“料”大戰,短期內的價格回落空間將十分有限
在這樣兩頭灰犀牛的默契配合下,2022年光伏制造產能的進一步擴張,似乎已成必然。 極致的擴張,并不必然伴隨著價格戰,正如已經過去的2021年那般。盡管價格戰能高效地擠出現有競爭產能,還是對新進入者的最佳狙擊手段。 如果產業鏈各環節產能依然嚴重不平衡,如果行業定價權仍舊被高度壟斷,2022年兩頭大個兒灰犀牛的攪局,恐怕只會加劇光伏行業的搶“料”大戰,短期內行業價格的回落空間可能很有限。 不過,脫離了市場需求作為支撐的產業擴張,顯然難以持久。那些暢想全球裝機年年五六百吉瓦乃至千吉瓦的資本市場素材,也許在不久的未來能成為現實,但卻不是現在。 2022年,對于許多并不具備定價權的光伏制造企業來講,最大的難題可能仍然是,究竟該選擇橫向擴產還是鏈縱向擴張? 而對那些暫時掌握價格話語權的龍頭們來說,眼看著“門口的野蠻人”越來越多,會不會主動發起價格戰拒敵? 至少對于2022年來說,這其實是個并沒有多少考量空間的選項,畢竟現階段的市場蛋糕就那么大。 據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的預測,2022年全球光伏裝機規模在180-225吉瓦之間;而興業證券的數據則顯示,到2022年中國光伏硅片產能將達到創紀錄的600吉瓦。 如此巨大的供需失衡,價格戰也許會遲到,但不會不來。(文/吳軍杰)
|